Top
首页 > 教育 > 教育首页列表 > 正文

心怀乡村教育情怀 必达师范教育信念 牡丹江师范学院乡村教育助力行动之影响

教育首页列表 人民网-教育频道 2020-01-06 13:09:12
[摘要]2009年,牡丹江师范学院从一个小小的郊区爱心课堂启动了关注乡村教育、投身乡村教育实践的乡村教育助力行动。

  2009年,牡丹江师范学院从一个小小的郊区爱心课堂启动了关注乡村教育、投身乡村教育实践的乡村教育助力行动。在学校党委的支持下,学校长期不懈地组织了情驻乡村的“爱心课堂”,胸怀乡村教育的暑期“三下乡”,缓解乡村学校师资紧缺的“顶岗支教”,承担了为乡村教师发展注入活力的乡村教师“国培计划”,四项行动立体交叉,构筑了牡丹江师范学院全方位服务于乡村教育振兴的平台体系。为黑龙江省乡村教育振兴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,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影响力。

  一是“牡丹江师范学院的乡村教育助力行动”教学改革与实践,强化了学校内涵发展,推动了教师教育理论的研究。在“助力行动”实施过程中,教师提高了理论认识,产生了一大批理论成果。梁中贤教授的“服务乡村教师支持计划,提升服务乡村教育振兴能力”,梁中贤、杨敬民等的“发挥师范院校优势和特色,为乡村教育输血造血”、“构建立体交叉平台体系,全方位助力乡村教育振兴”等论文从项目的理念、目的、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,构建了“助力行动”的基本框架;阐述了项目开展的路径探索和实践效果。这些理论引导了许多教师对振兴乡村教育的理论探索:以付军龙的“创新地方高师人才培养模式,主动适应农村基础教育需求”,周传胜的“新师范、新模式、新探索——牡丹江师范教育改革纪实”、郑维东的“让青春的汗水浇灌希望的田野”,李春英的“偏远农村学校急需临时替代师资力量”为标志的115篇理论成果,和以“农村教师在职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”为标志的128篇学士、硕士学位论文突显了“助力行动”的必要性、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的重要价值,不仅为突出办学特色和优势奠定了理论基础,也丰富了我国教师教育理论。

  二是“乡村教育助力行动”的教学改革与实践,深化了学校教书育人的信念,提升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:“助力行动”激发了师范生的职业追求和他们的学习热情,获得学科竞赛奖项达到历史新高: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661项。其中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(非专业组)为标志的国家级奖项73项;就业率考研率逐年上升。形成了“三关注”的师范教育文化:关注乡村、关注乡村教育、关注乡村振兴。教师层面,形成了以于海英、张高华、李树平为首的关注乡村教育问题的研究者队伍;学生层面,形成了以“帮帮堂”支教队队长的李卓为代表的默默无闻到乡村从教的优秀志愿者;以2013届毕业生文竹、被2019年中宣部评选为全国10名“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”之一为代表的志愿到乡村就职的一批典型。彰显了大学的办学功能,提高了学校社会服务能力: 10年来,参与四个平台支教的大学生2700余人,参与乡村教师培训的校内教师80人;省内受益乡村学校500多所,受培教师和教研员2340人,受益乡村学生达23000余人,有力地推进了黑龙江省乡村教育振兴的步伐。

  三是“乡村教育助力行动”教学改革与实践,更加牢固地树立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,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。多项国家级奖项体现了“助力行动”的社会荣誉:学校两次荣获全国“三下乡”先进单位;“益阳”支教队连续三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团队并荣获优秀团队;“爱的N次方”志愿者服务队荣获全国优秀团队和黑龙江省优秀团队;“教心育才”团队开展的“爱心课堂”荣获黑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。“爱心学堂”、“三下乡”支教志愿活动荣获全国、省、市通报、表彰120余次,宋建烨等百余名师生荣获优秀志愿者、优秀个人荣誉。众多的新闻报道说明了“助力行动”在全国的影响力:中国教育报、光明日报、新华网、人民网、中国教育战线、黑龙江广播电视台、黑龙江日报等数十家新闻媒体报道200余次。新华社官微推送的“牡师院大学生支教7天这样过”仅一天阅读量就突破30万,极大地提高了牡丹江师范学院的社会影响力。师范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彰显“助力行动”的对现实的深远影响:深化了学校对人才培养作为首要任务的认识,2019年出台的《关于深化师范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》,和“五位一体”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,充分体现了学校在 “助力行动”中的收获和启示。心怀信念,必达远方,牡丹江师范学院必将为国家的乡村教育振兴战略、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
编辑:周千舒

相关热词搜索: 牡丹江师范学院 乡村教育 三下乡

上一篇:复旦中文系创意写作专业开设十年来,培养学生过百名 作家在校园怎样教写作 下一篇:让返校学生重拾自信

表达看法

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