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首页 > 教育 > 教育首页列表 > 正文

“儿童行为障碍” 不是孩子的错

教育首页列表 广州日报 2019-08-01 10:24:55
[摘要]“孩子产生问题的根源往往在家庭。”父母角色的缺位,使小吴(化名)缺乏安全感,遇事不懂与人沟通,转而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。

  “孩子产生问题的根源往往在家庭。”父母角色的缺位,使小吴(化名)缺乏安全感,遇事不懂与人沟通,转而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。祖父母补偿式的溺爱,更强化了他的错误行为。针对典型的“儿童行为障碍”现象,心理咨询师通过剖析案例,向家长讲解育儿要点。

  “不良少年” 不受管教

  12岁的小吴(化名)是海珠区某公立学校六年级学生。父母在孩子6岁时离婚,他和父亲、祖父母一起生活。由于父亲常年外出工作,很少在家,日常起居主要由祖父母照顾。

  据家人描述,小吴低年级时就比较好动,时有违反纪律的行为,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,但能听从老师教育,也能正常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。上了三年级后,违反纪律的行为更加频繁,而且脾气愈发暴躁,一点小事就与同学吵架、打架。有时老师劝阻也不接受,还用粗言顶撞。由于他的种种不良行为,同学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。

  学习方面,小吴天生聪明,在学习难度不大的低年级,由于老师经常提醒与帮助,成绩属于中上。三年级以后,上课更加不专心,时有缺交作业,成绩下降很快,到了高年级,已经是中下生了。

  咨询师杨老师了解到,小吴的祖父母是本地人,文化水平不高。小吴从小与祖父母一起生活,由于活泼可爱,很受祖父母疼爱,事事依着他。小吴有做得不对的时候,母亲指出,往往受到祖父母的干涉,说是孩子还小不要过于计较,长大了自然会懂事。

  小吴的父亲是个生意人,一直很少在家,很少参与到孩子的教育。离婚后,把孩子交由父母照顾,继续经常在外,大约一个月回家一两次,多是问问学习情况,买些礼物而已。每次听见祖父母反映小吴受老师投诉,便会一顿狠打,直至祖父母拉开。

  小吴母亲在离婚前照顾小吴,并与小吴的祖父母一起生活。由于在教育问题上与小吴的祖父母产生矛盾,加上小吴父亲经常不在家,在小吴6岁时离婚。一般隔周与孩子见面一次,以外出吃饭、上公园玩为主。

  分析:家庭教育出问题

  小吴身体健康,符合适龄儿童的身体发育标准。从日常课堂表现及作业质量观察,智力发育正常,与同龄人相比,甚至属于比较聪明。咨询师因此认为,小吴的问题是从家庭教育方面产生的——6岁后父母离异,导致亲子关系缺失,祖父母的隔代教育几乎代替父母的教育,使小吴逐渐变得易怒、暴力。

  父母分离导致依恋缺失

  小吴问题的产生原因与家庭有很大关系。小吴的父亲一直在外工作,很少回家,6岁前,小吴一直与母亲在一起,对母亲有很强的依恋。6岁时,父母离异,原来照顾小吴的母亲搬离家庭,已初步形成的亲子依恋关系遭到破坏。失去母亲呵护的小吴产生焦虑,处于一种不安的状态之中。

  父母离婚后,本应照顾孩子的父亲依旧长期在外,偶尔回家也较少与小吴交流,父子关系疏离。这样,小吴的依恋对象形同虚设,使其严重缺乏安全感。

  父辈粗暴、祖辈溺爱致情绪不稳

  据小吴的奶奶反映,小吴的父亲脾气也很急躁、易怒,每次父亲回家得知小吴犯的种种错误,都会很生气,常常没说上几句就动手打小吴。孩子无法获得爱的感受,当然也不会关心别人。

  犯错后,父亲采取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,给孩子提供了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原型。

  父母离异后,小吴主要由老人照顾。老人对孙子的照顾侧重在日常起居饮食,教育方面很少过问。出于祖辈的慈爱和对小吴没有妈妈照顾的心疼,奶奶对小吴十分宠爱,事事依着,即便明知小吴做错了事,也只是随口说两句,没有进一步教育。

  过度溺爱、放纵,使生性活泼的小吴慢慢变得任性,愿望得不到满足就发脾气。

  师生同伴关系紧张致不想学习

  小吴在学校同样表现出任性妄为,一有不满就大发脾气,常常为小事与同学争吵,甚至打架,班上很多同学都挨过他的拳头,同学们大多对他敬而远之。除了班主任以外,他与很多任课老师的关系都非常紧张, 多次在课堂上顶撞老师,还曾对音乐老师吐唾沫,很多老师一提到小吴都连连摇头。

  得不到大多老师的关心与同伴的正常交往,小吴愈发孤独无助,对校园生活的兴趣逐渐减少,学习积极性下降很快,成绩下滑,到高年级,已成为中下生。

  综上所述,父母离异,使小吴依恋缺失,缺乏安全感与关爱,加上父亲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和祖母的过度溺爱,导致小吴变得任性、暴躁,不能与他人平等交往,师生、同学关系紧张,慢慢对校园生活失去兴趣,成绩下滑。

  反思:儿童行为调整 需要家长配合

  咨询师指出,孩子出现行为偏差,往往源于不和谐的家庭关系。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性教育的基石,而且主导着其他的教育,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不可代替的。

  许多研究都证明,父母离异与儿童的短期发展障碍、情绪低落、行为障碍等有关。由于得不到充分的爱与关怀,儿童产生悲观、猜疑、忧郁、孤僻等不良的心理状态,并因此引发攻击性行为。

  “所以,仅靠学校的教育是无法帮助小吴的,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。”咨询师说,老师必须用真诚打动家长,想方设法与家长一起融化孩子那颗焦躁不安的心,才能慢慢抚平孩子的伤口,让孩子健康、快乐地成长。


编辑:杨姗

相关热词搜索: 儿童行为障碍 孩子

上一篇:家教行业乱象调查

表达看法

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